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浅谈水利工程堵漏防水的施工管理措施
作者:罗加存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12 12:53:58

  一、水利工程渗水形成及原因分析 

  1.大面积渗水。一般大面积渗水发生在底板,主要原因是基面四周基坑降水应在垫层以下,达不到应有水平,造成排水不良,如遇雨天停电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基坑水位上涨,淹没垫层,不具备灌注混凝土条件,为抢进度,带水施工。其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拌合不均、振捣不密实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孔隙大强度低, 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

  2.施工缝。由于大面积施工,人为地将连续作业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单元,这个缝是施工造成的,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施工时首先应清除施工缝面浮灰、杂物等清洗干净,再按规范有关规定施工。其次,模板支撑不牢不严密,造成跑浆,出现蜂窝麻面,引起缝隙渗水。 

  3.穿墙管。在散滩电站水下工程有各种管与主体工程联结,如止水环焊接不密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施工困难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或者蜂窝麻面,就往往出现渗水。 

  二、防水措施施工要点 

  1.合理的选择防水材料。2.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堵(水)是施工前提,把渗水渠道封闭,然后再采用防水措施不能单一处理,要综合治理,以利增强结构抗渗能力。3.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处理渗水、水下工程结构,由于受外界因素(湿度变化,基础下沉)影响,使结构产生局部裂纹(水平裂纹、垂直裂纹)在处理时,不能只处理裂纹范围,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问题。 

  三、施工材料的选用

   堵采用快速堵漏剂、水泥sh 外加剂、特种水泥、硅酸纳速凝剂。涂采用rg 型防水涂料、环氧树脂水泥。抹采用防水砂浆。但是近几年防水材料发展很快,产品类型较多,而多数生产企业又为乡镇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质量差。因此在选用材料时应注意以 下问题。 1.各种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对该项材料的技术要求,并且有建材质监部门认可检验报告。 2.合理选用材料品种。由于水下工程潮湿,通风受限制,潮湿基面上应选用湿固型和吸收水分能力强的涂料,它能吸收基面水分,达到与基面紧密粘结的目的。 

  3.施工使用的各类材料,必须有厂家产品合格证,还要进行抽样检测,掌握各类材料特点、使用方法,产品达到各类指标方可使用。 

  四、堵漏防水施工

   1.堵漏防水工程 

  (1)点渗水,结构基面局部出现点渗,应选择堵漏材料,一般混凝土结构基面涂刮刚性材料(rg 涂料确保时),当结构已有刚性材料防水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基面,可用柔性防水涂料,使渗水部位形成堵涂抹的防水层,增加结构抗渗性能。 

  (2)变形缝渗水。变形缝渗水处理是“堵、注、嵌、涂、抹”综合处理施工方法。

  (3)施工缝渗水。施工缝处理时,以堵或注为主,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缝中心线两侧范围,涂刮刚性的rg 型材料,以增强结构抗渗性能。 

  (4)基面微渗湿或夏季基面结露,应选择适用于潮湿基面的材料在施工处理上,我们采用rg 型防水涂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只改变水灰比,既能堵漏又可以刮涂防水层,一料多用,满足了堵漏防 水要求。 

  2.增强质量意识 

  (1)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施工质量对防水工程起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出现质量问题均与施工质量有关。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必须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在各个工序上严格把关,才能提高堵漏防水工程质量。

  (2)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取得数据。堵漏材料型号较多,各有特点,要根据产品说明书去做,同时还应考虑影响其它胶凝的因素,必须进行试验,取得数据并掌握施工要领后方可施工。 (3)涂刮刚性涂料。刚性防水涂料(确保时rg 型)属于水泥基类,涂与刮只是改变涂刮厚度,增加抗渗性能,施工时,基面要求干净平整,有凹凸现象时,应填平压实,同时基面必须潮湿。湿度过小,容易使料粉粉化,过大又改变了涂料水灰比,降低涂刷厚度延长了胶凝化时间。

  (4)变形缝。变形缝是“堵”、“注”、“涂”、“抹”优化综合的体现。工序多,技术性强,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既连续又间断,整治后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整体。其中有两点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是缝中央要粘隔离层,使防水层与基面间形成隔离状态,以便应力扩散,同时又加宽了防水层变形幅度,使防水层避免产生过大变形应力,以利适应结构变形需要。二是最后工序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变形缝中央放置木板条,以防砂浆保护层产生不规则裂纹。  (5)结构补强。防水层是依附在结构内部或基面上,如果结构强度不够,产生断裂,应进行分析检查结构是否应补强,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