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水利工程与水利资源转变因素的探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 20:16:38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设计等业务部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推动水利资源的快速发展。

  1.4 在当今以水利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水利工作中,要开始转变观念,站在水利资源的角度来看待防洪、除涝、供水、引水、养殖、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具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在政府水利行政管理上,要逐步从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投入、管理、科研、教育方面,加大水利资源的分量与比重,以加速水利工程向水利资源的转变。

  2、注意事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水利工程向水利资源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水利资源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

  所以,水利工程向水利资源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水利工程到水利资源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水利工程向水利资源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