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岩沥青和泡沫沥青在旧路维修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第一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1 21:12:06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路面设计层层位:1  设计层最小厚度:5 (cm)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5.5 (0.01mm):H( 1 )= 5 cm ,LS= 19.7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1 )=Hmin时 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1 )= 5 cm(第 1 层和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均满足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 cm
4.路面结构设计
  方案一: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上面层:5cm细粒式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上基层:15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下基层:15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方案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下基层
  面  层:5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上基层:15cm5%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20cm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设计方案对比(见表4)
  表 4  方案优缺点对比表

5.新材料新技术性能及应用
  岩沥青
  岩沥青材料性能
  岩沥青是一种天然沥青,它是古代石油渗透到岩层间,经过长期的海底沉淀、承受压力和地质变化而形成沥青岩,挖掘后经破碎而形成微细颗粒状粉末,呈浅褐色,其中沥青含量约为20%,其余均为石灰岩类矿物质。岩沥青具有高温抗车辙、抗水毁剥离、低温抗裂、抗老化四大特点。
  高温稳定性:采用油石比4.6%,掺入矿料总质量1%的岩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到4265次/mm,既能满足规范大于2800次/mm的要求,又明显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1671次/mm。
  水稳定性:采用油石比4.6%,掺入矿料总质量1%的岩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指标都达到规范的要求。其中,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91%高于规范要求的大于85%的要求;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87.3%高于规范要求的大于80%的要求。
  低温抗裂性:采用油石比4.6%,掺入矿料总质量1%的岩沥青混合料-10℃小梁弯曲破坏应变3026.37με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2305.39με,符合规范中不小于2500με的要求。
  施工工艺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温度、摊铺和碾压工艺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基本一致,仅在拌和楼增加一个矿粉料仓,拌和过程中干拌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延长5-10s,以确保岩沥青与热矿料的充分拌和。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进行,要控制好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温度。
  对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它们的压实应在摊铺后紧接着进行,不得等混合料冷却后碾压。正常施工时,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50℃,在150~160℃之间。气温较低时,其碾压温度还应比上述控制温度高10~15℃,而且初压和复压工序应紧密衔接进行。终压温度不小于90℃。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待路面温度降至50℃以下方可通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控制见表5。
  表 5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控制表

  泡沫沥青
  泡沫沥青性能
  泡沫沥青又叫膨胀沥青,是将一定的水注入热沥青使其体积发生膨胀,形成大量的沥青泡沫,经过很短的时间沥青泡沫破裂。当泡沫沥青与集料接触时,沥青泡沫瞬间化为数以百万计的“小颗粒”,散布于细粒料(特别是粒径小于0.075mm)的表面,形成粘有大量沥青的细料填缝料,经过拌和压实,这些细料能填充于湿冷的粗料之间的空隙并形成类似砂浆的作用,使混合料达到稳定。
  泡沫沥青增加材料的剪切强度和水稳定性,混合料较水泥处治粒料更有柔性、耐疲劳;泡沫沥青处治应用广泛;节约能源,仅需加热沥青,集料不需加热和烘干;存放时间相当长(一般可放1~3个月);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见表6。
  表 6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
  按照计算好的用量,把水泥均匀撒布在需要再生的路面上。路面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整平、初压都由再生机械完成,随后,钢轮震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对再生路面进行必要的压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施工简易工艺流程如下:
  (1)首先根据再生设计,在旧路面上用平地机摊撒所需要的新骨料(如需要)和水泥。
  (2)用铁管将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罐车和水罐车与再生机连接成一体。
  (3)根据再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