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信息化模式下施工企业管理的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筑工作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1 17:41:41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要是在系统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都能输出可靠结果;二是非正常情况下也能可靠运行,即系统的灵活性,要求系统在软、硬件环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部分使用和运行,一个优秀的系统也是一个灵活的系统,在设计时就必修针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信息化建设费用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的压缩。同时,相关软件投入运行后,必须保持较低的运行维护费用,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费用。

  3.7力求与国际接轨

  我国管理的另一趋势是推进与国际接轨,借助先进的国际化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大势所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下跨国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般要求, 新的贸易壁垒迫使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二是有可籍之优势,市场链与价值链的结合可以带来经营高效率的优势, 创新技术与市场需要相结合可以带来市场新需求的优势等等。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目标国际化,技术创新课题市场化,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强化管理使之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特别是突出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管理效率。

  4、结语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必然要经历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与完善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了良好的态势。施工企业管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首先,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已在广大企业职工中“落地生根”,且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以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一下完成,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作用因素,只能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其次加强研究管理学基本理论,寻求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第三,重新定位企业管理内容,建立虚拟企业模式,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将信息化建设建立在高起点、高定位;第四,实现人本管理,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第五,完善系统建设,实用性与先进性结合,强调信息有用原则,并力求系统完整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