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浅谈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思路
作者:杨驰 来源:监理监测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6-6 19:23:51

  摘要:安全生产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控制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跟踪检查,做到主动监理和动态控制,从质量的管理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控制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但在隧道实际施工过程中,从来都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这就要求我们监理工作者从保护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把隧道施工质量关,勇于向豆腐工程挑战,对黑心老板说不。笔者结合多年施工、监理经验,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提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思路,共同行参考。笔者认为,要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首先对以下几方面要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

  隧道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认识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不同的时期,建设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了从工程认识、工程措施、力学原理、施工方法等一系列工程问题,每一种理论体系在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新奥法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固有的承载自稳能力,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就能进入稳定状态,这是现代文明进步的理论,这种理论更注意施工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新奥法是以隧道工程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做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标志之一。近年来,各部门通过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在众多隧道修建中,根据围岩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了新奥法,取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自承能力,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适当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支护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锚喷支护就是通过调整围岩初期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来控制岩体的变形。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圆柱结构,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在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根据围岩动态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能有效地避免物的不安全状态,人地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次衬砌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性能,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和承受部分流变荷载,也是隧道支护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

  新奥法非施工方法,是设计理念的改变

  在新奥法出现以前,多数人认为所有的支护结构都是被动的承受围岩压力,而新奥法改变了这一观念,围岩不仅是主动荷载,同时也是一种承载结构,新奥发的指导思想就是充分利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尽量保护围岩,所以采用光面爆破、弱爆破尽可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锚喷支护能及时的封闭围岩,控制围岩变形;监控量测能直观的监视围岩的收敛变形;光面爆破 、锚喷支护 、监控量测, 这些都是新奥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笔者认为新奥法不是一种施工方法,它是一种设计理念的改变,过去人们对矿山法施工指导思想根深蒂固,对新奥法施工的理解处于认知阶段,没有真正理解到新奥法施工的含义,认为隧道的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大多是为了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而衬砌才是纯粹的支护受力结构,导致隧道施工安全、质量事故频出。而目前的新奥法,多采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二者都是按永久性结构设计的,理论上初期支护承受全部荷载,而二次衬砌属于安全储备,矿山法是把围岩看作单纯的荷载,而新奥法是把围岩既当成荷载又看作承载结构。实际施工中,考虑到施工队伍对隧道新奥法理念的认知程度以及施工水平和施工现状,二次衬砌仍然承受了一部分围岩压力,这是当前隧道施工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否则与新奥法施工原理相违背,对施工班组进行全方位的技术交底,贯彻新奥法施工基本理念的任务迫在眉睫。 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理念上的转变,要真正落实到施工中,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使是在新奥法没有出现以前,很多隧道的施工也体现了新奥法的思想,只是奥地利学者首先提出这种思想并申请专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新奥法施工理论。近些年,随着锚喷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